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要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今年4月26日,為深入探討長江經濟帶如何緊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實施契機,率先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統一大市場,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由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主辦的“借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線上研討會順利召開。
統籌長江經濟帶軟硬件建設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應該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走在前列。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成長春提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一盤棋”思想要求,長江經濟帶十一?。ㄊ校?,尤其是三大城市群,在聯動推進重要基礎設施等“硬件”不斷完善的同時,更要協同加強“軟件”建設,即:加快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流動和優化配置,建立健全產權保護制度;加快構建統一開放有序的運輸市場,消除區域運輸標準差距,創新運輸組織模式;加快完善統一的投融資體制,加大金融合作創新力度;加快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增強市場監管制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強化統一市場監管執法。
促進長江經濟帶勞動力、人才跨地區順暢流動
《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促進勞動力、人才跨地區順暢流動”等手段,加快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對此,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常務副院長左學金認為,得人才者得發展,在人力資源已經成為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最重要資源的新發展階段,長江經濟帶尤其是其中的三大城市群,肩負著我國未來創新發展“增長極”的重任,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與人才的自由流動,對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至為關鍵。當前,社會保障領域分割的碎片化管理體制、主要由地方政府籌集和提供公共服務資金導致其缺乏向農民工等非戶籍常住人口提供服務的激勵與積極性等問題的存在,構成長江經濟帶勞動力空間流動與社會流動的主要障礙。這一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需要中央層面通過推進基本社會保險體制進行去屬地化和去身份化、調整國民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三支柱結構、完善基本社會保險的籌資機制、增加對基本公共服務的事權等途徑不斷深化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致力于建設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勞動力和人才市場。
處理好資本市場發展“六大關系” 打造上海全球資本配置高地
推動資本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建設,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任務之一。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何建華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領域比較早建立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雛形,并在較短時期內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但在頂層制度設計、投資者培育、監管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短板。當前我國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疊加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角度來看,應該堅持高標準高要求,滿足國內外的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寄予的厚望,處理好“六大關系”,即:統一協調與開放競爭的關系、結構完整與機制靈活的關系、公開透明與監督優化的關系、市場做強與資本功能的關系、風險防范與各類基礎配置的關系、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關系。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上海要在統一資本市場建設中,努力成為全球資本資源配置的高地。
強化開放合作 提升長江經濟帶區域市場整體競爭力
以國內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為支撐,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推動制度型開放,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部署。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開放經濟研究方向首席專家張二震提出,借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一方面要重點突破商品和要素市場的改革難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商品、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型開放步伐,即從以往“邊境開放”向“境內開放”拓展、延伸和深化,建立形成與國際高標準經濟規則相接軌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體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江蘇社科名家徐康寧則從數字經濟發展和加強區域分工協作的角度指出,數字經濟發展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關系密切,目前各地一哄而上發展數字經濟的傾向需要加強引導,發展數字經濟要體現全國一盤棋,強調市場分工。長江經濟帶制造業技術非常強大,市場管控、人才要素層次較高,應當把數字經濟作為重中之重的發展戰略,但各地在發展中要做到相互協調、相互分工、優勢互補,形成一股合力,避免重復建設。
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引領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鼓勵重點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積極總結并復制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途徑。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成長春、長江經濟帶產業創新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曉峰等認為,長三角在全國區域發展整體實力最強、城市梯隊性最為合理、區域統一市場的條件日趨成熟,但仍然存在區域制度規則不統一、要素資源流動不暢、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歷史問題。長三角應進一步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營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構建統一開放有序的運輸市場、打造區域產業鏈共同體和世界級產業集群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重點結合江蘇現代化發展實際提出,江蘇要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更好推動現代化走在前列,在推動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向超強市場規模優勢轉變中,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戰略目標,為全國提供示范。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長江經濟帶開放經濟研究所所長黃建鋒緊密結合當前個別城市因疫情影響造成市場失靈等問題指出,疫情影響等特殊時期,要處理好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在做好計劃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好市場的作用,確保長三角市場一體化良好運行。
?。ㄗ髡撸簵铠P華、鄭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