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周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充分體現了對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關懷和厚愛。作為參加師生代表座談會的新聞傳播學科教師,我有幸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新聞學是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之一,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情,作為新聞傳播學科“雙一流”建設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全體師生將倍加努力,全面推進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三大體系”建設,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沒有知識體系這個內涵,“三大體系”就如無本之木。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三大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當前,面向新時代國家社會發展的任務需求、面向新媒介技術的結構性改造、面向全球化背景下人類文明交往的新形勢,新聞傳播學科面臨轉型升級的歷史性任務,新聞傳播學的知識體系也需要以此來錨定坐標、厘清內涵外延。
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的知識體系構建,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靈魂、確立邏輯起點,重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內在邏輯和知識生產。長期以來,新聞傳播學科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產生了豐富的成果。但是,在解決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缺位、失語的問題后,還需要在全面融通下大功夫。在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知識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能成為被表面尊崇實則割裂的“特區”“飛地”,而應“脫虛向實”,真正貫穿本學科的知識圖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知識體系中的全面融通也需要做好這兩個結合,對新聞傳播學科傳統上以史、論、業務三大板塊為基礎的知識體系進行升級再造。
在史的領域,需要重點加強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傳播史的體系化研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多年波瀾壯闊的當代新聞傳播史的研究。只有將這部分歷史與中國古代、近現代新聞傳播史縱向銜接,與世界范圍內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的歷史做橫向串聯,才能真正把中國特色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內在邏輯貫通,為本學科提供扎實的知識基礎。
在論的領域,需要將馬克思列寧關于新聞傳播的經典論述與中國共產黨從其領導下的百年新聞事業中不斷總結提煉的新聞理論相結合,建構邏輯貫通的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理論體系:一方面,加強對馬列原典的研究,以更好地正本清源;另一方面,立足當下、放眼百年甚至中國古代輿論思想的歷史縱深,加強對中國共產黨新聞宣傳理論的系統研究,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闡釋。
在業務領域,需要著力解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懸空化的問題,將其置于中國新聞傳播事業和國家社會發展的實踐中,回應、解釋、解決當前現實問題。傳統上,新聞傳播學科習慣目光向內,即主要著眼于職業新聞機構、職業新聞工作者及其職業新聞傳播活動。隨著近年來新媒體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以職業新聞工作為主體的傳播格局被多元主體并存的新傳播格局取代,這種根基的動搖引發了新聞傳播學科的主體性危機,解決這一危機需要對內重構、對外拓展,以開放性重塑主體性:一方面,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下,以“新文科”為導向,重塑學科內在知識圖譜和發展邏輯;另一方面,著眼于新聞傳播學科與國際同行、其他學科以及外部社會的關系建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凸顯本學科的獨特貢獻和外溢價值。換言之,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靈魂的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知識體系不僅要服務于諸如“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這類新聞傳播事業自身內在的問題,也需要為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作出貢獻。
基于上述考慮,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在“雙一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中,以學科自身可持續發展為內在邏輯、以新時代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為外在導向,確立了學術研究的三大主攻方向:輿論與國家治理、國際傳播與中國話語構建、全媒體與融合新聞生產。以此為重心,努力推進在中國新聞學的理論體系構建、傳播學的基礎理論與學術話語創新、以輿論學重大基本問題為創新突破的中國輿論學學術體系建設以及互聯網新媒體、人工智能等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夯實基礎、創新突破,以期產生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重大原創性理論成果。同時,加強服務全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的學術基礎資源建設:建設五大新聞傳播史工程,即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史、中國新聞傳播史新編、中國輿論思想史、新媒體技術史、中國新聞傳播學科史;建立新聞傳播學科基礎史料庫,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基礎資源庫、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事業與紅色新聞文化數字記憶庫、近現代中國新聞史料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新聞傳播學科必須以這樣的歷史責任感,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三大體系”,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體現本學科的獨特價值,為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作出本學科的獨特貢獻。